返回

大奉枭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廷的批复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大奉在地方设立刺史,是地方最高的行政长官。

    而在刺史之下,长史和参军都是它的幕僚。

    长史一般是负责地方的行政事务,参军则负责地方的军事要务。

    大皇子这一道批复下来,竟然把这三个主要的职位全占了。

    而由李钰提名的代理刺史商皓却变成了幕僚府下面的一个小署官。

    这样子的批复,李钰看了就想要撕掉。

    这摆明了就是不让李钰好过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就这三个搅屎棍来了,南蛮恐怕就要乱套了。

    “王爷当初三顾茅庐,让商某感动不已,并立下宏愿,愿意为了王爷,为了南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可是如今,若是要屈尊在这几人的手下,商皓宁愿辞官回故里。”商皓叹了口气道。

    南蛮曾是流放之所。就算商皓这样的名士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他曾经因为父兄的事受牵连,举家流放至此。

    他的父兄为人正直,得罪过上官,所以被陷害流放至此。

    他的父亲身体本来就不好,一路上劳顿,加上心情郁闷,在半途之中就病发身亡。

    父亲的死,让本来就郁闷的兄长,更加郁郁寡欢,所以虽然到了南蛮,但是没过几年就病死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商皓虽然才华横溢,却一直不愿意致仕的原因。

    而当初商皓父亲得罪的人,就是宇文庸的父亲,这新仇旧恨,商皓哪里会受得了。

    “商先生,你放心吧。我不会让你的父兄含冤受屈。”李钰道。

    商皓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惊讶。这件事,到了南蛮之后,他就很少向别人提及。

    李钰道:“请先生见谅,既然我想请先生出山,总要了解一下先生的过往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,既然把话都说开了。商某也不瞒着王爷,商某答应王爷出山,确实也有私心,我想要替父兄讨个说法。”商皓开诚布公道。

    “理解,人之常情。既然商先生有此心愿,就更不应该打退堂鼓。这件事,我会想办法斡旋一下,就算谋不到刺史的位置,长史总该跑不掉。既然,大哥不让我痛快,我也不会让他痛快的。到时候,你就算在长史的位置,有我替你撑腰,你也不用惧怕他。”李钰道。

    “悉听王爷安排。”商皓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至于参军一职,我的好大哥就想得有点美。这部队是我一手创建起来的,他想要让他的人来接管,恐怕是想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刺史和王爷就是天平上的两个秤。

    可是从前朝到大奉,乃至追溯到前前朝,这天平上的两个秤,从来都没有平过。

    从来都是你强我弱,我强你弱。

    原本想着刺史这件事,也许上面不会反对,可是没想到连这件事都反对。

    那么第二件要钱要粮,第三件要补充兵马的事就更不用说了。

    本来李钰打算上书要铁砂的事,看到这三件批复,他就打消了念头。

    既然要钱要粮这种事都不会答应,那么要铁砂矿的事,他就更不用上书了。而且这事可大可小,被有心人利用了,这件事说不定会被扣上对朝廷有异心的嫌疑。

    朝中那些对自己不满的朝臣那么多,每个人朝着那个皇帝老头吹吹风,本来就对自己不感冒的皇帝,必定会更加多疑,那自己是不是死得更快。

    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,看来这话不仅仅是对底下的官员,就连自己个儿这样的王爷,也适用啊。

    商皓离去之后,李钰打开了一个抽屉,里面是当初从韩家密室里搜出来的信函。这些信函上是当初那些朝廷重臣与韩家私密来往的信件,有些是指使参与了谋害前几任刺史的信函。有些是关于他们之间利益往来的书信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书信,就等于牵住了他们的鼻子。

    李钰整了整这些信函,他现在要带着这些信函去找殷柔。

    如何有效牵制这些朝廷重臣也是一门大学问。

    恩威并施,才是最好的俘获方法。

    一味地牵制,只会适得其反,李钰将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。

    而李钰如今身在南蛮,母妃又不便干政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最能够帮到自己的就是自己那个未来的老丈人左丞相殷奇。

    李钰起身朝着殷柔住的宫殿而去。

    帝都,大皇子府,大皇子还在为自己的英明神武暗自得意。

    李钰的批复他已经驳回了,还安排了佘文庸、刘河、吴劲松等三人去南蛮安插在李钰的身旁,随时牵制李钰。

    佘文庸为刺史,统领当地的所有事务,吴劲松和刘河同为于文庸的幕僚,吴劲松为长史,帮助处理政务,刘河为参军,提点所有的军事要务。

    这三人是自己的人,对自己忠心耿耿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就等于把南蛮的所有军政要务都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里。

    他李钰就等于了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。

    这一次,看不整死他。

    就在这

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廷的批复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